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太空之旅相關照片與圖片

本次太空之旅就是往後被比利稱之為「偉大之旅(Great Journey)的遊歷紀錄。在30小時之內,他除了離開地球(乘坐西米斯的太空船)到太陽系作了一番巡禮,之後又換乘巨型的太空母船(指揮官是普塔,也就是西米斯的父親),再一路往宇宙的邊緣飛行(以不可思議的超光速),期間體會了七分鐘所謂的「永恆」再穿出我們的宇宙(德恩(DERN)宇宙)到達隔壁的達爾(DAL)宇宙(我們的雙生宇宙),在那裡見到11年未見的亞斯克,經過短暫停留之後,又再折返我們的宇宙,最後回到地球。



在1975年7月17日上午10點14分,比利帶著他的設備立刻就進入了飛船。比利是通過能量光束進入飛船的,接著他將開始他此生最偉大的一段經歷


首先,他們先在太陽系各大行星觀察.....

他們去了金星,體驗了金星厚重的大氣層,也觀察到金星的地貌,發覺金星上目前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接著直到下午430分之前,他們去看了太陽系裡不同的行星,大多數比利都能夠拍些照片,但只能從一定距離之外,然而可惜比利拍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沒有公布。


火星上的沙塵暴
在回到地球上空,他們看到美國阿波羅太空船和俄羅斯聯盟號對接的過程。


上圖:環繞火星軌道的探險家號人造衛星
下圖:美國阿波羅號與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對接中
此期間,西米斯還啟動了飛船上的特殊設備,能夠透視兩艘太空船內部的工作情形,讓比利驚訝不已。




以下幾張片與圖片,是兩艘太空船實際公布的資料,可以參考比較。





之後,他們飛向一艘巨型太空母船,由照片觀察,太空母船似乎停留在木星的附近。

巨型太空母船
這是木星與地球的大小比較,由此可以概估巨型太空母船的尺寸
(具西米斯說主體直徑有1萬7,182公尺,內部可容納14萬1,000人)
這是太空母船的說明圖

他們進入太空母船後,接著就開始一連串的浩瀚太空之旅


首先來到的是西米斯的家鄉星系:昴宿星團(譯者註:應該是普雷亞星系),距離地球500光年。


接著是獵戶座大星雲(Orion Nebula),距離地球1,800光年。可惜都沒有公布相關的照片。

獵戶座大星雲(Orion Nebula)
接著是一顆毀損的恆星:蟹狀星雲(Crab Nebula),距離地球3,150光年。
蟹狀星雲(Crab Nebula)
接著是形狀很怪的:馬頭星雲(Horsehead Nebula),距離地球1,810光年。 這裡有公布一張照片。
比利公布的馬頭星雲照片


馬頭星雲(Horsehead Nebula)

接著是三葉星雲(Triffid Nebula),距離地球1,800光年。
三葉星雲(Triffid Nebula)

接著是JHWHMATA(上帝之眼):M57 環狀星雲(Ring Nebula)。以下是比利公布的照片。

JHWHMATA(上帝之眼);這個星座也是第一個地球人類種族發源地


M57 環狀星雲(Ring Nebula)
接著是:M17 天鵝星雲(Omega Nebula)。
M17 天鵝星雲(Omega Nebula)

接著是:M16 鷹星雲,距離地球6,000光年。
M16 鷹星雲

接著是:M27 啞鈴星雲,距離地球1,360光年。
M27 啞鈴星雲

接著是:NGC 6781。

NGC 6781

接著是:NGC 7293 螺旋星雲,距離地球700光年。

NGC 7293 螺旋星雲

接著是:NGC 7089(M2 球狀星團),距離地球4萬7千光年。

NGC 7089(M2 球狀星團)

接著走出了我們的銀河系,來到距離地球22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

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

之後,在歷經了七分鐘所謂的"永恆"之後,來到物質宇宙的盡頭,接著到達我們德恩(DERN)宇宙和達爾(DAL)宇宙間的屏障通道,經過謹慎的操作,穿越屏障前往另一個宇宙。
這個隧道的直徑是177,000公尺,長71,030億公里

在達爾宇宙,看到一艘很大的飛船,他們要見的亞斯克(Asket)就在這艘船上。

這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在與亞斯克見面後,他們之間交換了許多意見。


完成任務後,它們就踏上歸途,重返地球。




(`此行所有詳細經過內容,請參閱第31次接觸報告




與本現象相關的宇宙天體 —— 遠空天體

遠空天體
本星系群的成員有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還有大約50個小星系。
Andromeda Galaxy(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也稱為梅西爾31M31NGC 224,早期的文件中曾經稱為仙女座星雲)是一個螺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50萬光年,位於仙女座的方向上,是人類肉眼可見(3.5等星)最遠的深空天體。 仙女座星系被相信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但根據改進的測量技術和最近研究的數據結果,科學家現在相信銀河系有許多的暗物質,並且可能是在這個集團中質量最大的。然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最近的觀測顯示仙女座星系有將近一兆(1012)顆恆星,數量遠比我們的銀河系為多。在2006年重新估計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仙女座星系的50%,大約是7.1×1011M☉。
仙女座星系在適度黑暗的天空環境下很容易用肉眼看見,但是如此的天空僅存在於小鎮、被隔絕的區域、和離人口集中區域很遠的地方,只受到輕度光污染的環境下。肉眼看見的仙女座星系非常小,因為它只有中心一小塊的區域有足夠的亮度,但是這個星系完整的角直徑有滿月的七倍大。
GALEX人造衛星拍攝的仙女座星系在紫外線波段的影像。
仙女座星系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線下呈現的影像。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是NASA的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下的四架望遠鏡之一。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24微米紅外線下的M31影像。(創造者: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K. Gordon亞利桑那大學)
仙女座星系以大約每秒300公里(180 英里/秒)的速度靠近太陽,所以它是少數藍移的星系之一。將太陽系在銀河內的速度考量進去,將會發現仙女座星系以100140公里/(6287 英里/)的速度接近我們的銀河系。即使如此,這並不意味著未來會和銀河系發生碰撞,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仙女座星系的橫向速度。即使會發生碰撞,也是30億(109)年後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兩個星系會合併成一個更巨大的星系。在星系群中這種事件是經常發生的。
如同我們的銀河系,仙女座星系也有衛星星系,目前所知的已經有14個矮星系,最有名的、也是最容易觀測到的衛星星系是橢圓星系M32M110
仙女座星系在科幻小說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侵略本銀河系的外星生命來源,也常被認為是外星世界暨領域的場景,例如著名的科幻電影 —— 《星際大戰》,就一直暗示發生在仙女座星系



三角座星系(M33NGC598
三角座星系(M33NGC598)是位於三角座的一個螺旋星系,距離大約314萬光年。三角座星系在本星系群中是第三大的星系,比鄰近的仙女座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系略小一些,並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重力約束,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個大的螺旋星系。雙魚座矮星系 (LGS 3),是本地群中的成員之一,可能是三角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在良好的觀測環境下,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見,這使它成為無需裝備協助或支援就能看見的星系,但是很容易與鄰近的NGC 752混淆。

2005年,使用VLBA(超長基線陣列)的觀測發現在三角座星系相對的兩處各有一個水微波激射,這是第一次能對三角座星系進行角自轉和自行的估計。測得的數據為相對於銀河系以190 ± 60 公里/秒向仙女座星系接近。
三角座星系(M33NGC598
在三角座內的NGC 604是一個被電離氫區包圍的大質量疏散星團。圖片來源:NASAESA
NGC604,拍攝自哈勃太空望遠鏡








與本現象相關的宇宙天體 —— 太陽系外近空天體

太陽系外近空天體
Plejades (昴宿星團)
昴宿星團,簡稱昴星團,又稱七姊妹星團,梅西爾星雲星團表編號M45,是一個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團,位於金牛座,裸眼就可以輕易的看見,肉眼通常見到有六顆亮星。昴星團的視直徑約2°,形成斗狀。成員星數在200個以上,是一個很年輕的星團。昴星團也是一個移動星團距離地球424 光年。
長久以來,大家一直以為在本現象裡的外星人是昴宿星團人,其實在第215次接觸報告中有提到,他們是來自距昴宿星團(Pleiades)還有80光年的普雷亞星系(Plejares),而該星系是存在於另一個時空結構中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以紅外線拍攝的昴宿星團,
顯示出伴隨著的塵埃。創建者:
NASAJPL-Caltech

Orion Nebula(獵戶座大星雲)
獵戶座大星雲是一個位於獵戶座的瀰漫星雲,距地球1344 ± 20光年,為最接近我們的一個恆星形成區。它的亮度相當高,在全天僅次於船底座星雲,在無光害的地區用肉眼就可觀察。 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M42是一個相當值得一看的深空天體:只要一枝小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觀賞了。
我們只要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或小望遠鏡就可以看到M42。若環境理想,以裝上廣角鏡頭的相機進行五分鐘的曝光已能拍攝到整個獵戶座和獵戶座大星雲的粉紅色光芒。而拍攝旁邊星雲的細緻度也是考驗天文攝影、望遠鏡解析度和後期處理功夫的對象。透過普通雙筒望遠鏡看獵戶座大星雲,已像一頭展翅飛翔的火鳥,故亦有「火鳥星雲」的稱號,但不常用。
史匹哲太空望遠r鏡拍攝恒星形成的獵戶座大星雲頂部視圖(APEX view)
使用寬視場成像儀相機上的MPG/ESO2.2米望遠鏡拍攝的獵戶座星雲
嬰兒恒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圖像
獵戶座大星雲的中心部分
獵戶座星雲最大的恒星。

Crab Nebula(蟹狀星雲)
蟹狀星雲是位於金牛座ζ星東北面的一個超新星殘骸和脈衝風星雲。蟹狀星雲距地球約6,500光年,直徑達11光年,並以每秒約1,500公里的速度膨脹。它是銀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 該星雲由約翰·貝維斯於1731年發現,它對應於中國、阿拉伯和日本天文學家於公元1054年記錄的一次超新星爆發。
蟹狀星雲的中心有兩顆暗星,其中一顆與此星雲的形成直接相關。1942年,魯道夫·閔可夫斯基發現它的光譜極不尋常,從而確認了它的特殊性。到了1949年,天文學家發現此星附近區域是很強的無線電波和X射線輻射源。1967年,它被確認為天空中γ射線輻射強度最大的天體之一。第二年,地球上接受到它放出的輻射脈衝,因此它成為最早發現的脈衝星之一。
蟹狀星雲脈衝星的X射線照片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蟹狀星雲的一小塊區域,
它錯綜複雜的絲狀結構展現了瑞利–泰勒不穩定性。
圖片來自
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蟹狀星雲


Horsehead Nebula(馬頭星雲)
馬頭星雲是一個暗星雲,位於獵戶座內。這個星雲就在獵戶腰帶最東邊的參宿一南方,並且是非常巨大的獵戶座分子雲團的一部分。馬頭星雲距離地球大約1,500光年,是最容易識別的星雲之一,因為從地球看過去,黑暗的塵埃和旋轉的氣體構成的形狀有如馬首。
增長的紅光主要來自星雲後面的氫氣,它們是被鄰近的亮星獵戶座σ電離產生的。黑暗的馬頭星雲主要是由濃厚的塵埃造成的,而馬頭的頸部下方在左邊造成了陰影。離開星雲的氣體因為強大的磁場而形成漏斗狀,馬頭星雲基部的亮點都是正在形成過程的年輕恆星。
哈伯太空望遠鏡紅外光影像


Triffid Nebula(三葉星雲)
M20也叫三葉星雲或三裂星雲,是發散和發射混和型星雲,它的彩色照片非常美麗,可以看見它桃紅色和亮藍色的部分。用小型望遠鏡看,它更加難以捉摸-由遮掩物質形成的暗溝把這個星雲分為三個區域,所以它被稱為三葉星雲。在星雲的中心還有一顆耀眼的三合星- HN 40M20相距地球五千光年,其中熾熱年輕的恆星被塵埃和氣體所包圍。它位於人馬座
三裂星雲。下面的輪廓的區域被放大。
三裂星雲中的恆星噴射。這個形象的解釋,請參閱文章說明文字。

Ring Nebula(環狀星雲)
M57又稱為天琴座環狀星雲,是最著名的行星狀星雲之一;1779年由法國天文學家安托萬·德裴雷珀發現,中心15等之白矮星於1800年由德國天文學家弗里德里希·馮·韓恩發現,1784年被編入梅西爾星表。


主環大小約一光年,視星等8.8等,照相星等(photographic magnitude9.7等,距地球約2300光年。因形象美麗的圓環,故又被稱為「戒指星雲」。以現時膨脹的速度測定,M57是在6000年至8000年前的一次恆星(中心星)爆發而形成的。
這就是被普雷亞星人稱為JHWHMATA(上帝之眼)的星雲,也是被他們認為是第一個地球人類種族的發源地
哈伯望遠鏡中的環狀星雲

M17 Omega Nebula(天鵝星雲)
天鵝星雲的局部區域
M17是天空中最明亮的發射星雲之一,它也叫天鵝星雲或Ω星雲。這是因為其中最明亮的一部分讓人想起在湖面遊動的一隻天鵝的身體。用一架8英寸或更大的望遠鏡裝上星雲濾光器可以去除幾乎充滿這個區域的較暗的星雲狀物質。用雙筒望遠鏡卡一很容易看見它。它位於人馬座。
M17 Omega Nebula天鵝星雲全景

M16(鷹星雲)
鷹星雲,是編號第16的梅西耶天體,位於巨蛇座的尾端,形狀如一隻展翅的老鷹。其形成於約200萬年前,距離地球約6000光年,佔據長寬約20光年的空間,內部包含了年輕的疏散星團和發射星雲。雲氣堆積的內部被認為是有大量恆星誕生的集中地。
1995年,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鷹星雲中央進行觀測,取得了鷹星雲內部氣體柱的壯觀影像。


鷹星雲中的一些著名的景觀相關位置標示
鷹星雲內部的氣體柱「創生之柱」,長度約一光年。頂部的雲氣正在蒸發,表示有新生的恆星正在發散恆星風,將物質吹散。圖片來源:NASA/ESA
鷹星雲內的氣體柱
鷹星雲的西北區塊,正在遠離中心區。
M16鷹星雲全景
M27(啞鈴星雲)
啞鈴星雲的結構與中心恆星
啞鈴星雲又稱為扯鈴星雲、M27、梅西耶 27NGC 6853,是一個位於狐狸座的行星狀星雲,距離地球約1,360光年。 啞鈴星雲也是最早被人類發現的行星狀星雲,它於1764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夏爾·梅西耶所發現。它的視星等為7.5等,直經約為8角分。
啞鈴星雲的中心恆星是一顆白矮星,半徑約為0.055 ± 0.02R☉,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白矮星。
就像其他距離較近的行星狀星雲一樣,啞鈴星雲也擁有結點。它的中心由黑暗的物質與明亮的結點所組成,這些結點並且連結著黑色的尾巴。這些結點較常以對稱的黑尾的模樣出現,而不是不規則的。就像螺旋星雲與愛斯基摩星雲一樣,結點前的所產生的光亮是因為局部光遊離的緣故。
HST所攝得的啞鈴星雲結點結構

NGC 6781
NGC 6781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位於天鷹座。NGC 6781是一個相當黯淡的星雲,很平滑,南部邊緣更亮一點。
NGC 6781行星狀星雲

NGC 7293(螺旋星雲)
螺旋星雲是一個位於寶瓶座的行星狀星雲,距地球約700光年。它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狀星雲之一,於1824年被卡爾·路德維希·哈丁發現。
螺旋星雲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結束生命後成為行星狀星雲的一個例子。從地球的位置,觀看被拋射出去的氣體在這個星雲的外圍,好似望穿透過一個螺旋結構。在殘骸中心是恆星的核心,註定要成為一顆白矮星,發出的強光將照亮之前噴發出去的氣體並激發出螢光。
螺旋星雲直徑大約是5.1光年。最近的照片來自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照相機和WIYN大學聯盟位於基特峰天文台0.9公尺望遠鏡合成的影像。
螺旋星雲曾經被稱為上帝之眼,而在2003年的電影魔戒三部曲風靡全球之後,在網路上就被稱為索倫之眼
從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螺旋星雲的紅外線影像

NGC 7089(M2 球狀星團)
M2NGC 7089)是一個很耀眼的球狀星團。它呈現為一個圓形的星雲狀的光,明亮但不透明,越向中心越明亮。直徑約為6.8弧分,距地球4萬光年。
M2位於銀河南極下方的寶瓶座,距地球約37,500光年、橫跨約150光年、由超過10萬顆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在1746911日首先被 Maraldi發現,於1760911日梅西耶也發現了它,隨後將它列入自己的星體目錄編號。其亮度約為6.5等,需用雙筒望遠鏡才能看見它。
M 2和其他200個球狀星團都是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行,且皆為銀河系誕生時遺留下來的天體。研究像M 2這種球狀星團的距離和年齡,可以為宇宙的大小和年齡找出上限。。
NGC 7089 (M2 球狀星團)